現任領導
院 長:張 健,男,1977年生,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江蘇省“333工程”第二層次培養人選,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培養人選,江蘇省“青藍工程”骨干教師。江蘇省高校優秀科技創新團隊帶頭人(團隊名稱:極地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環境載荷及結構響應),江蘇科技大學“深藍”人才團隊帶頭人,江蘇科技大學“江蘇省高校國際聯合實驗室”主任。現任中國海洋鋼結構協會副理事長,鎮江市力學學會副理事長,中國造船工程學會高級會員,中國兵工學會會員,《船舶工程》等期刊編委,多個國際期刊審稿人。主要從事極地冰區船舶與海洋工程結構抗沖擊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5項、省高校自然基金重大項目等市廳級項目3項。研究成果獲江蘇省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排名第5)、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排名第7)、中國造船學會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排名第1)、鎮江市優秀論文(論著)一等獎1項(排名第1),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其中SCI/EI收錄13篇,出版專著一部,獲授權發明專利19項,軟件著作權3項。
書 記:田阿利,女,1980年生,工學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造船工程學會船舶力學學術委員會新材料應用技術學組委員,江蘇省力學學會理事,鎮江市力學學會理事,江蘇科技大學力學學科帶頭人。主要從事復合結構沖擊動力學與耐撞性設計、輕質結構和材料減振降噪與聲振耦合性能等方面的研究。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和青年項目評審專家;《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s》、《Journal of Composite Materials》等期刊審稿專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省高校自然基金重大項目等科研項目5項。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其中SCI/EI收錄22篇,出版學術專著1部,發明專利7項,授權3項。獲教育部多媒體課件大賽三等獎(排名第2)、江蘇省研究生教改成果二等獎(排名第9),三等獎(排名第5);校級研究生教改成果獎二等獎(排名第1)、課程優秀教學成果獎(排名第1)。
副 書 記: 巫 蓉,女,1981年生,中共黨員,副教授,國家心理咨詢師、職業指導師、GCDF職業生涯規劃師,主要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科學與工程方向研究。2006年在江蘇科技大學至今,曾榮獲“團中央全國大學生創業理論研究三等獎”“江蘇省輔導員年度人物提名獎”“江蘇省省級信仰公開示范課”“江蘇省共青團優秀研究成果一等獎”“江蘇省輔導員優秀研究成果三等獎”“江蘇省高校學生教育管理三等獎”“江蘇省委黨校優秀學員”“江蘇省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先進工作者”(三次)“江蘇省高校最佳黨日活動”(兩次);撰寫案例入選《江蘇高校基層黨組織書記案例選編》《江蘇省高校優秀工作案例》《鎮江市“兩學一做”典型案例》。擔任景榮春黨支部書記期間,帶領支部榮獲“江蘇省先進基層黨支部”、連續六年“鎮江市五星級黨支部”(鎮江市首批十個之一),典型做法受到 “江蘇省高校扎實推進主題教育”節目專訪,曾作為全省八名代表之一參加江蘇省教育系統慶祝建黨95周年座談會并在大會上做《用使命和忠誠澆鑄豐碑》主題發言。近年來發表論文二十余篇,其中北大核心期刊論文6篇、SCI收錄2篇、EI收錄1篇;完成省市級以上學生工作科研項目十余項。指導班級多次榮獲“全國示范團支部”“江蘇省活力團支部” “江蘇省五四紅旗團支部”“江蘇省先進班集體”。
副院長:周效國,男,1978年生,工學碩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造船工程學會會員、中國海洋工程學會會員、中國水利教育協會理事,江蘇省一流專業(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負責人,主要從事波浪與水工建筑物相互作用及水工結構性能方面的教學研究工作。主持省部級及橫向技術咨詢服務項目10余項,累計發表科研教研論文30余篇,其中EI收錄5篇,授權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及軟件著作權10余件,轉讓專利4件,獲全國高等學校水利類專業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排名第1),出版教材1部,指導學生在“互聯網+”、“挑戰杯”、“全國大學生水利創新設計大賽”等重要學科競賽中累計獲獎20余項,連續多年獲校教學業績綜合考核A+級“教學質量優秀獎”。歷任教工支部書記、教研室主任、專業負責人,現任江蘇科技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副院長兼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負責人。
副院長:劉昆,男,1984年生,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江蘇省“333工程”培養對象,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資助對象,江蘇科技大學“深藍領軍人才”培養對象,江蘇科技大學創新團隊負責人。目前擔任國際船舶與海洋結構大會(ISSC)委員,中國造船工程學會船舶工藝力學學組委員兼秘書,海洋鋼結構協會理事,SCI期刊Metals和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的??骶?,《江蘇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編委,多個相關領域國內外期刊和會議的審稿專家。主要從事船舶與海洋工程結構力學、碰撞擱淺損傷力學、艦船沖擊動力學、輕量化功能型結構設計等方面的科研教學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工信部高技術船舶專項4項、科技部外專計劃項目3項、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江蘇省高校自然科學基金1項、船舶行業預研基金項目1項,研究所及企業委托課題30余項。在船舶與海洋結構碰撞/擱淺損傷機理、新式耐撞抗沖擊防護結構設計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和多項創新成果,獲教育部及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各1項,鎮江市優秀科技論文(著作)特等獎1項。在國內外高水平期刊發表研究論文80多篇,其中SCI檢索3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軟件著作權4項。
副院長:程勇,男,1986年生,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海洋學會海洋工程分會理事、中國造船學會船舶力學委員會委員,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人才計劃資助人選,主要從事浮式海洋結構物水動力學領域的理論和技術研究工作,尤其在浮式結構物的性能預報、荷載研究、構型設計以及數值模擬等方面工作取得了較多創新性研究成果,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Physics of Fluids》、《Marine Structures》、《Coastal Engineering》、《Ocean Engineering》、《Applied Energy》等海洋工程領域國際權威學術期刊上發表SCI論文60余篇,其中中國科學院1區且影響因子10.0以上7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7項,軟件著作權2項;合作撰寫專著1部;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工信部高技術船舶專題項目2項;自主研發的深遠海浮體直接時域模態展開法已成功應用于福建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的雙體半潛多用途平臺等海洋工程類產品研制過程,同時作為技術骨干參與了我國南海首個浮式防波堤設計、制造、安裝和測試全過程,目前已安裝于我國南海,各項指標優異,相關研究成果獲得中國造船工程學會科學技術二等獎2項、“招商局集團海工創新科研獎”一等獎1項。國內外學術交流活躍,受邀擔任國際期刊《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Ocean Solutions》客座副主編、代表項目團隊在“2021年港口、航道、海岸與海洋工程中青年學術討論會”做大會主題報告 “浮式防波堤水動力學研究進展與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