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一区精品,www亚洲精品,可以高潮的小爽文,啊啊啊好爽好粗

     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是江蘇科技大學的傳統和特色學院之一,歷經90余年的建設與發展,始終堅持“船舶、海洋”特色,對接國家海洋強國、交通強國建設等戰略需求,積極發揮學科優勢,為船舶行業和地方經濟發展培養輸送了大批杰出人才,被譽為“造船工程師的搖籃”。

     學院現有“船舶與海洋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點1個,專業學位博士授權點1個,“船舶與海洋工程”博士后流動站1個,“力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和“土木水利”專業學位授權點1個。目前學院在讀博士研究生37人,在讀碩士研究生611人。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是江蘇省優勢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培育建設點,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在“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中位列全球第15位,在“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位列第6位,該學科主力支撐的工程學學科進入ESI學科排名前1%。

      學院現有“船舶與海洋工程”“海洋工程與技術”“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工程力學”4個全日制本科專業,目前學院全日制本科生人數為1537人。其中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為國家一流專業、國家級卓越工程師試點建設專業、國家級高等學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全國唯一獲批該專業改革試點高校)、國防科工委重點建設專業;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為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并且在全校率先兩次通過工程教育認證;海洋工程與技術和工程力學專業為省一流專業建設點;擁有省重點產業學院1個(海洋工程裝備智能制造產業學院)。

      學院現有船舶與海洋工程結構力學性能、船舶與海洋工程水動力學性能、船舶與海洋結構物先進制造技術、海工裝備設計研發、冰區船舶與海洋工程關鍵技術等特色科技創新團隊。圍繞“綠色、智能”技術發展,面向“極地、深?!钡阮I域開展了系列研究,形成了顯著的特色和優勢。近五年來主持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參與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其他省部級獎10余項,主持承擔科研項目500余項,其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項,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1項,工信部高技術船舶項目4項,國家級項目65項,總到款經費2.8億元,授權發明專利200余件,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600余篇。

      學院大力推進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工作,主持榮獲江蘇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參研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學院現有教職工157人,其中專任教師140人,正高職稱25人,副高職稱46人,專任教師博士比82.1%。擁有國際船舶結構大會ISSC委員3人、教育部海洋工程類教指委副主任和委員2人、“長江學者”講座教授1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1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項目獲得者 1 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省“333 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第二層次3人、第三層次7人;省“青藍工程”學術帶頭人6人,省“六大人才高峰”培養對象6人,省教學名師1人、省特聘教授1人、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1人、中科協“青年托舉人才”獲得者3人;擁有江蘇省普通高校優秀學科梯隊1個、江蘇省高校優秀科技創新團隊1個、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教學團隊1個、江蘇高校優秀基層教學組織1個。

      學院積極提升國際化辦學水平,落實與海外高水平大學的合作計劃,注重國際交流與合作,與英國斯克萊德大學等4所國際知名船舶高校簽訂國際交流協議;聘請葡萄牙里斯本大學Soares等10位國際知名學者講授專業課,充分拓展學生國際視野。

      學院擁有“船舶與海洋工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船舶與海洋工程”國家級大學實踐教學基地和全國示范性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國家級平臺3個,“數字化造船”國家工程實驗室分實驗室等省部級平臺13個。實驗中心共有實驗用房10000余平方米,設備總數2700余臺/套/件,設備總資產9000余萬元,其中20萬元以上儀器設備(60余臺/套/件)5000余萬元。擁有MTS系統公司生產的結構疲勞試驗系統、大型結構試驗平臺、船模拖曳水池、風浪流綜合試驗池、波浪水槽等重型實驗設施和目前國內外先進的各類軟件系統,高性能工作站等。

      學院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立德樹人,秉承“篤學明德、經世致用”校訓,大力弘揚“船魂”精神,對標一流學科,加快“船舶與海洋工程”高峰學科建設,開拓創新,勇攀高峰,奮力建設“團結、拼搏、和諧、奉獻”的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注:主要數據截止更新日期為2024年12月)